品牌 | 金迪仪表 | 精度等级 | 1.5 |
---|
产地 | 国产 | 加工定制 | 是 |
---|
质保 | 2年 | | |
气体威力巴流量计工作原理
1.法兰连接笛型匀速管传感器结构 | 2.螺纹连接笛型匀速管传感结构 | | 1.测量管 | 2.支撑管 | 3.支撑法兰 | 4.测量管固定法兰 | 5.连接座 | 6.引压管 | 7.(正压)毛细引压管 | 8.(低压)毛细引压管 |
|
| | 1.测量管 | 2.支撑管 | 3.连接螺母 | 4.测量管固定螺纹连接件 | 5.连接座 | 6.引压管 | 7.(正压)毛细引压管 | 8.(低压)毛细引压管 |
|
|
|
|
| 测量精度高、稳定性好 | 准确度可达1.5%,稳定度可达±O.2%,并且长期稳定 | 量程比宽 | 量程比宽度达10:1 | 适用性广 | 可用于液体、气体和蒸汽流量等各种介质流量测量 | 有利于管道布局 | 笛形匀速管不仅适用于圆形管道,也适用于矩形管道。匀速管上下游直管段的长度要求比孔板低得多,给管道的布局设计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,节省了费用 | 安装和维护更加简便 | 笛形匀速管重量轻,安装拆卸方便,无需起重工具,可以在被测管道不断流、不停车的情况下进行安装或拆卸 |
|
1、量程比10:1 |
2、通用管径:100mm~3000mm |
3、测量精度:±1.5% |
4、重复精度:±0.2% |
5、工作压力:0~25Mpa |
6、工作温度:-20℃~500℃ |
7、适用介质:空气、煤气、烟气、天然气、自来水、锅炉给水、含腐溶液;饱和蒸汽、过热蒸汽等 |
8、连接方式:法兰连接、螺纹连接 |
|
笛形匀速管安装尺寸示意图 |
注:图中“L",“r1、r2、r3、r4"为客户提供的管道参数计算所得。 |
型号 | 说 明 |
HLVA | 笛型匀速管流量计 |
| 代号 | 按照结构形式分类 |
| 1 | 法兰连接笛型匀速管 |
| 2 | 螺纹连接笛型匀速管 |
| 代号 | 公称压力(MPa)(必选项) |
| 1.6 | 1.6 |
| 2.5 | 2.5 |
| 4.0 | 4.0 |
| 6.3 | 6.3 |
| 10 | 10 |
| 16 | 16 |
| 25 | 25 |
| 代号 | 口径 (必选项) |
| 100-3000 | DN100-DN3000 |
| 代号 | 介质 (必选项) |
| 1 | 液体 |
| 2 | 气体 |
| 3 | 蒸汽 |
| 代号 | 补偿形式 (可选项) |
| N | 不带压力、温度补偿 |
| P | 带压力补偿输出 |
| T | 带温度补偿输出 |
| 代号 | 变送器差压量程范围 (可选项) |
| 0 | 微差压量程 |
| 1 | 低差压量程 |
| 2 | 中差压量程 |
| 3 | 高差压量程 |
| 代号 | 是否带现场显示 (可选项) |
| W | 节流装置传感器 |
| X | 智能节流装置(流量计) |
1.请提供管道尺寸、壁厚、材质要求; |
2.请提供流体状况,如名称,大小常用温度,大小常用工作压力,大小常用流量(如果是气体,还需提供是在工作状态下或20℃、101.325KPa标准状态下,介质组分等),密度,粘度等; |
3.选择防腐型时,应注明被测腐蚀性介质和浓度百分比等。 |
●要求工艺管道的内径与传感器的设计时一致。 |
●插入式匀速管传感器安装时除了高压孔应正对流速方向外,必须保证传感器检测杆与工艺管道的轴线垂直,夹角偏差应小于7°(图a);传感器总压孔中心与管道轴线夹角应小于7°(图b);检测杆沿管道直径方向插入到底部,其角度偏差小于7°(图c)。 |
|
安装时大垂直误差示意图 |
●对于垂直管道传感器可安装在管道水平面沿管道圆周360的任何位置上,高低压引压管应处于同一平面上;当测量液体时,应向下侧倾斜安装;当测量气体时应向上倾斜安装。 |
●夹紧传感器的装置应保证不泄露,不松动,不位移。 |
●由于传感器是以速度面积法为基础,采用近似积分理论,用较多的点来描述。 |
气体威力巴流量计工作原理 |
分布方程,并且是在充分发展的速度分布条件下建立的。所以,为了能得到一个理想的分布,必须在传感器前后有一定长度的直管段(见下表) |
序号 | 均速管流量传感器安装位置 | 上游侧 | 下游侧 |
有整流器 | 无整流器 |
同一平面 | 不同平面 |
1 | 有一个90°弯头或三通 | 6D | 7D | 9D | 3D |
2 | 在同一平面内有两个90°弯头 | 8D | 9D | 14D | 3D |
3 | 在不同平面内有两个90°弯头 | 9D | 19D | 24D | 4D |
4 | 管道直径改变(收或扩) | 8D | 8D | 8D | 3D |
5 | 部分开启的闸阀、球阀或其它节流 | 8D | 8D | 8D | 3D |
注:(1)表中“D"为管道内径。(2)在管道段不足的情况下,上游应占管道全长的70%,下游占30%,此时仍可给出稳定的示值,但准确度下降。
序号 | 故障现象 | 产生的原因 | 清除方案 |
1 | 无差压信号输出 | 1、高低压阀未打开 | 1、打开高低压阀 |
2、平衡阀未旋紧 | 2、旋紧平衡阀 |
2 | 差压信号输出过小 | 1、导压系统有泄漏现象 | 1、认真查找,排除泄露 |
2、二次表量程选配不当 | 2、调小差压变送器上限值 |
3 | 差压信号输出过大 | 1、二次表量程选配不当 | 1、调大差压变送器上限值 |
2、背压孔堵塞 | 2、清洗匀速管,排除堵塞 |